导语:尊严并不是别人给的,而是自己争取的实力问题。只有自己有一定的依仗,别人才不得不看重你的态度。国家之间的地位以及势力认可,也是与自己的实力有关。否则就没有话语权,生孩子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。
晚清因为战败而被英法等国先后欺负,最终甲午惨败吃呢更为日本的垫脚石,庚子国祸更是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工具。此时的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,再也没有自己的话语权。而朝战就是重新奠定自己地位的一战。
这一战中国的胜利,是百年国耻之后地位的回归,也是新中国正式宣布自己的国际地位的一战。而这一战的胜利不仅令美国哑口无言,就是日本这个不服气的国家也不敢相信这一事实。就是其他国家也是难以置信。
而事实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胜利不可质疑,武器国力制胜论在中国身上并不适用。中国的存在就是打破一切常规,用最次等的势力打出最辉煌的胜利。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,也是宣布中国真正的国格独立与亚洲地位的提升。
一、朝战胜利天下惊
中国出兵是谁也想到的,但是打赢却是相当意外。美国只是认为有一定麻烦,但没想到却是大问题。三场战役就把美国的优势打下去,第四场的防御使得美国认清现实,最后一次的较量,使得美国不得不放手。
但是战争 的后续更是令世界震惊,美国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。现实情况在那摆着,各种武器已经都使用。但是面对怎么也打不动的志愿军,这些常规武器与重武器,饱和式炮击都没有任何用处。
僵持战对于美国的消耗以及国际战略不符,最终也只能放弃。但是这一战却还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。开始对中国实力进行新的评估,以便于后续应该如何考虑与这个东方大国的关系。
二、苏联重视中国的力量 上升到战略同盟的地位
最明显的好处,就是苏联的老大哥。对于新中国的胜利,不仅减轻自己的远东防守压力,还狠狠打击美国的扩张野心。认为中国有实力与苏联结盟,并成为自己的重要辅助力量。中国一五计划的关键,就是苏联的援助以及扶持。
苏联在世界的地位当时很被动,面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击与封锁。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危机,急需要可靠的力量分担压力。只是当时社会主义小弟不是很强大,难以挑大梁。中国的实力就是可靠的保证,为此加大扶持力度,减轻亚洲的防御压力。
三、美国彻底不敢挑战中国的亚洲地位
这场战争让美国是最无奈的,不仅输掉战争,还把自己的无敌形象给毁掉。损失也很大,一场朝战把自己积累的威望一下子打趴下。让美国不敢回首,这是美国自建国以来,损失最惨重,也是最无语的一次。
一次较量让美国认清,军队与实力并不是依靠武器优势,以及工业化实力就能占据绝对地位。有时弱势国力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,而这种战斗模式却是美国的噩梦 。这也是东西方国家对于保家卫国的战斗理念不同,中国敢于拼命血战到底,美国却没有这种拼死精神。
四、英、法、德老牌帝国的重新定位
要说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欧洲传统老牌殖民国家,英国作为曾经的霸主,侵略中国的急先锋。当看到中国打败美国之后,久久不能镇定。对于中国的实力感到害怕,也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不能阻挡,重新认识中国的新兴力量与国际地位。
法国则是开始转变自己的策略,与中国交好,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环境。德国则看出战争的问题,认为自己失败的地方还是在于没有信仰支撑以及死战到底的决心。对于中国的胜利,看出了除硬实力以外的很多东西。但无一例外,那就是正视中国的崛起。
五、日本的害怕以及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
要说最不服中国的就是日本,认为自己战败不是中国的实力与战功,而是美国、苏联的打击。直到朝战胜利,连美国都被打败,开始承认中国的实力。既震惊又害怕,不得不谨慎选择与中国的外交关系。
而第三世界国家则是看出中国胜利的机会,那就是同时被殖民命运的中国能够逆势崛起,对于他们的鼓励与带头作用。只不过印度除外,它一心想要当领头羊,中国的崛起阻碍它的称霸计划。为此开始防备中国,甚至挑战,结果被一顿教训。
结语:朝战才是中国赢得国际地位的关键,光是建立新政权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可。唯有一场绝世之战,用信奉炮弹外交的强国看到自己的实力,才能得到自己的地位与尊重。国际丛林法则,是西方信奉的标准。
即使中国也必须遵守,一战打下自己的生存立足之地的资本。美国的低头,日本的畏惧,苏联的重视。欧洲老牌国家的重新定位与审视,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,以及外交格局的变化,甚至是亚洲事务的话语权,必须有中国声音,才能办成。这就是一战打出的势力认可,也是中国恢复地区话事人的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