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百姓中国周刊》山东聊城讯(通讯员 杜军 李岳琪 史奎华)近日,全国牛肉价格连续9周上涨,到目前为止已经处于一个历史上的高位。聊城地区牛肉8月22日零售价格达到了42元/斤,较同期36元/斤的价格上涨了16.7%,较6月末38元/斤上涨10.5%。就此情况,茌平支行分别走访了冯屯养牛专业户王军民、南关牛羊肉专卖店,了解了牛肉价格变动情况和价格变动原因,并对牛肉未来价格趋势进行预期摸底。
一、 价格变动情况
截至8月22日,牛肉市场批发价由去年同期的32.5元/斤上涨到了36元/斤,涨幅10.8%。从养牛户王军民了解到,现在活牛出栏价为18.3元/斤,去年同期出栏价为15.5元/斤,出栏价同比上涨了18%左右。
二、 价格攀升原因
(一)购牛成本增加
经过与养牛户交谈得知,现在茌平地区养牛模式为:从东三省、内蒙古、新疆购牛然后拉到茌平,由养牛户饲养半年后出栏销售。现在仔牛进栏价为28元/斤,比去年同期22元/斤价格上涨21.4%左右。另外,由于猪牛等畜禽不再享受高速公路“绿色通道”优惠政策,导致运费的增加。现在运费成本在一车2000元左右。
(二)饲料原料价格上涨
王军民介绍,养牛的饲料主要由玉米、麸子、豆粕、盐等原料组成,并在饲料中加入预混料和全价料。现阶段,原粮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。其中玉米价格1元/斤,较去年同期增加0.28元/斤;豆粕1.45元/斤,去年同期增加0.2元/斤;麸子价格由去年0.6元/斤上涨到1元/斤,同比增加0.4元/斤;预混料和全价料的价格轻微上涨,涨幅不大,八月份价格分别为1.7元/斤、1.56元/斤。在饲料消耗方面,一头牛从进栏到出栏需要消耗4000斤到5000斤饲料,原料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牛肉价格的上涨。
(三)牛肉供需不平衡
牛肉需求量上升。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,牛肉的消费量显著增加,牛肉在红肉消费中的占比,从4%上升到了11%。另一个是国内疫情好转,餐饮业有所恢复,牛肉的需求增加。供给下降,受到国际疫情影响,牛肉的进口速度有所放缓,我国2020年1至6月份牛肉进口量100万吨,进口量同比增长42%,2019年1至6月份牛肉进口量70万吨,进口量同比增长53%,进口速度的放缓无法满足国内加快的需求速度。前国内处于夏季,受温度影响,牛进食减少从而导致牛的出肉量下降。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牛肉价格。另外,肉牛养殖生产呈现萎缩,但表现恢复性趋势。2019年,全区肉牛存栏1.95万头,同比减少3000头,出栏2.38万头,同比减少4000头。今年8月末,全区肉牛存栏恢复至2.06万头;前8个月,出栏9800头,其中,6至8月出栏5200头,比前5个月出栏4600头,增加600头。
三、 牛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
从影响牛肉价格的因素来看,国内养牛数量减少,进口牛肉速度放缓,养牛成本的上升,国内牛肉的价格应会持续上涨。通过走访聊城地区菜市场、肉店等销售牛肉商家了解到牛肉价格将会涨至45元/斤,之后随着牛肉生产的逐步恢复价格预期趋于平稳。当前,养牛户利润空间地扩大是牛肉价格预期稳定的重要因素。肉牛出栏价格同比增加3640元每头,成本增加2800元每头,利润空间扩大840元每头,每头肉牛的出栏纯利润可达40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