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胡遵远
一
大别山,神奇的山,
山北山南不一般。
山之北,白雪皑皑,
山之南,鲜花烂漫。
大别山,山连着山,
穷山恶水紧相连。
官府欺压百姓苦,
民不聊生几千年。
二
大别山,英雄的山,
革命烈火早点燃。
党的组织早建立,
掀开历史写新篇。
黄麻起义举大旗,
“立夏暴动”(注1)石破天(注2)。
六霍起义紧相随,
鄂豫皖边红旗展。
打土豪,分田地,
农民有了“主动权”(注3)。
八月桂花遍地开,
大别山上红满天。
三支红军(注4)相继建,
三块苏区(注5)连成片。
队伍合编红一军,
苏区连成“鄂豫皖”(注6)。
“红一”(注7)壮大成“红四”(注8),
苏区建设阔步前。
政治经济同发展,
各项事业日中天(注9)。
三
敌人失败心不甘,
三番五次来“捣乱”(注10)。
军民并肩上战场,
打得“国军”连逃窜。
面对挫折志不改,
“红四”(注11)西征到川陕。
再创一块根据地,
异地生存威力显。
再建一支“娃娃军”(注12),
独立长征若等闲。
披荆斩棘到陕北,
迎接“红一”(注13)做贡献。
孤军(注14)坚守大别山,
灵活战术力无边(注15)。
一人控敌二十五(注16),
三年游击斗敌顽。
四
面对日本侵略者,
军民同心战在前。
胆敢来犯我河山?
坚决消灭不准还!
中原突围建奇功,
大别山人英雄胆。
刘邓大军跃千里,
引诱敌军力分散。
站稳脚跟转出山,
打响渡江第一战。
从此拉开决战幕,
百万雄师战犹酣。
打倒蒋家王朝,
建立人民政权。
中华民族从此立,
祖国进入新纪元。
五
英雄辈出大别山,
辉煌灿烂鄂豫皖。
建立红军五十支,
为国捐躯一百万。
开创六块根据地(注17),
歼灭敌人万万千。
培育将军三百多,
为国解放重任担!
大别山,革命的山,
铸造精神代代传!
坚贞忠诚是根本,
牺牲奉献特色显。
革命道路党指引,
风雨兼程党“定盘”(注18)。
党领军民齐奋战,
赢来一片艳阳天。
六
新中国,新方略,
搞建设,促生产。
全国人民心一条,
社会主义展新颜。
抓扶贫,上项目,
增收入,齐攻坚。
党的政策结硕果,
人民生活比蜜甜。
站起来,富起来,
强起来,永向前,
感恩伟大共产党,
老区实现大发展。
感恩伟大共产党,
老区明天胜今天!
永跟党走守初心,
红色江山万代传!
注(1):指立夏节起义(也称商南起义)。
注(2):意为“石破天惊”。
注(3):指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“地和田”。
注(4):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1、32、33师。
注(5):指鄂豫边、豫东南、皖西革命根据地。
注(6):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。
注(7):指红一军。
注(8):指红四军和红四方面军。
注(9):意为“如日中天”。
注(10):指国民党军的几次“围剿”。
注(11):指红四方面军。
注(12):指重建的红二十五军。
注(13):指党中央、毛主席和红一方面军。
注(14):指红二一八团和第三次组建的红二十八军。
注(15):意为“力量无边”。
注(16):指红二十八军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“一人要对付25个敌人”。
注(17):鄂豫边、豫东南、皖西、鄂豫皖、川陕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。
注(18):意为“定盘星”。